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機關: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文字號:三府辦〔2019〕161
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市各有關單位:
《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8月5日
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為推進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0個部委聯合印發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國衛疾控發〔2018〕44號)文件精神和海南省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總體部署,結合三亞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刻認識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根據《精神衛生法》等法律和規劃要求,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政法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原則,以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模式、消除社會不和諧因素為目標,積極探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二、基本情況
三亞市共轄4個行政區及育才生態區,陸地總面積1921.4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1.46萬人,常住人口76.4萬人,聚居了漢族、黎族等20多個民族。三亞市是熱帶濱海旅游城市,被稱為“東方夏威夷”,是著名的休閑度假勝地。2018年,三亞市生產總值(GDP)595.51億元,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42億元。三亞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36家,其中:醫院24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家、基層衛生院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家、村衛生室127家,其他醫療機構255家。全市醫療機構床位4367張,執業(助理)醫師2562人,注冊護士3112人。全市共有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46名。
三、工作基礎
(一)組織領導基礎
2009年,三亞市政府成立了三亞市精神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衛生局長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市民政局、市發改局、市司法局、市人事勞動保障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殘聯等部門的分管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主要職能是貫徹落實《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年)》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發〔2004〕71號)等文件精神,著重做好三亞市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工作。
(二)具體工作措施經驗基礎
通過建立精神衛生防治工作服務網絡,精神衛生防治服務覆蓋到村(社區),已形成了市、區、村(社區)三級服務網絡。為減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家庭負擔,自2010年開始,三亞市對具有本市戶籍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給予門診免費抗精神藥物治療,住院患者獲得醫療救助3000元(除醫療社保報銷外),解鎖患者獲得醫療救助5000元(除醫療社保報銷外)。
(三)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群眾社會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率低。二是社會心理服務專業人才缺乏。三是未建設公立精神??漆t院,現有醫療機構社會心理服務能力弱。四是缺乏專業資質的社會心理服務組織。
四、工作目標
(一)成立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建立吉陽、天涯、海棠、崖州、育才5個區級心理服務站,組建3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
(二)完全小學以上的中小學要建立心理輔導室,并配備專職或兼職教師;每個區創建1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三)90%以上重點機關企事業單位通過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或購買服務等形式,為員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務,每兩年至少提供1次心理服務。
(四)依托村(社區)綜治中心等場所,普遍設立心理咨詢室或社會工作室,為社區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以村(社區)為單位,心理咨詢室或社會工作室建成率達90%以上。
(五)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心理咨詢中心或開設精神(心理)科門診,完善24小時公益心理援助平臺和心理危機干預隊伍。
(六)特殊人群管理指標。特殊人群建立一人一檔案,制訂個性化疏導方案,特殊人群個性化心理疏導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
(七)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能力指標。疑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診斷及時率達95%,報告患病率達4‰以上。在冊患者規范管理率達80%以上,規律服藥率達65%以上。居家患者社區康復率達60%以上。
五、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1.推進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建設。成立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技術指導中心,設置談心室、心理測量室、情緒宣泄室、音樂放松室、團隊活動室等功能區域。依托基層人民調解室、綜治中心或其他綜合服務設施,重點推進區、村(社區)二級社會服務室的建設,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社會心理需求。充分發揮綜治信息系統平臺優勢,建立社會心理服務電子檔案,開展特殊人群社會心態監測預警試點,定期開展分析研判和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和掌握有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及突發事件苗頭。(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市衛生健康委、市信訪局、市殘聯、市婦聯)
2.建立健全多維度的社會心理服務網絡
(1)加強青少年心理服務網絡建設
高校:各高校創建心理健康咨詢中心,按照師生比不少于1:4000配備心理專業教師,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危機干預等;中小學:設立標準的心理輔導室,有條件的學校設置心理咨詢室和心理測量室、團體活動室、沙盤游戲室、繪畫涂鴉室、音樂放松室、情緒宣泄室等專用輔導教室;特殊教育機構:結合聾啞、智障等特殊學生身心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心理品質;組建市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團隊,面向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與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市衛生健康委、市殘聯、團市委)
(2)建立健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心理服務網絡。規模較大、職工較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設立心理輔導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務團隊;規模較小機關企事業單位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對員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市公安、司法、民政、信訪等部門要根據行業特點,在監所、社區戒毒康復場所、司法所、社區矯正場所、救助管理站、信訪接待場所等設立心理服務場所,配備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成立心理干預專家組,為一線民警、工作對象提供心理健康評估、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服務。組織系統內人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心理健康意識。(責任單位: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
(3)依托綜治視聯網實現心理咨詢覆蓋到村(社區)綜治中心,為有心理咨詢需求的群眾提供遠程心理咨詢。(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
(二)加強社會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1.提升醫療衛生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建成三亞市精神??漆t院項目建設投入使用。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開設精神(心理)科,為有心理行為問題者提供心理服務。通過精神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等,提升三亞市精神科醫師數量和服務水平。綜合醫院要通過繼續教育等形式,對全體醫務人員進行臨床心理知識和精神衛生核心知識培訓,對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進行識別和轉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臨床醫師心理健康服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臨床醫師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早期識別能力。婦幼保健機構要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婦幼保健工作中?;鶎俞t療機構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報告、隨訪管理、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心理支持和疏導、社區康復、應急處置、快速轉介等服務。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抑郁、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科普宣傳,對轄區居民開展心理健康評估,建設心理健康服務場所,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2.培育心理咨詢人員隊伍。市委政法委和市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向社會廣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務志愿者,支持引導志愿者參與心理健康服務,鼓勵和規范心理健康志愿服務的發展。要對志愿者開展心理健康相關培訓,健全獎勵表彰機制,支持其開展科普宣傳、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特別是鼓勵和引導醫務人員、高校心理教師、心理專業學生等加入心理服務志愿者隊伍。發揮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心理學人才培養平臺作用,壯大三亞市心理學專業背景人員和經過培訓的心理咨詢人員隊伍。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機制,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引導心理咨詢人員和社會組織參與,支持其為社區居民有針對性地提供救助幫扶、心理疏導、精神慰藉、心理支持、關系調整、社會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知識宣傳等服務。同時,開展實踐操作等方面的繼續教育、專業培訓,定期開展督導,提高心理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
(三)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工作機制
1.全面落實民政部等4部門《關于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意見》(民發〔2017〕167號)的要求,各區、育才生態區開辦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使居家患者能在社區獲得康復服務。(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
2.健全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以獎代補”、監護責任保險等政策,激勵保障監護人履行監護管理責任。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將隨訪走訪工作重點放在各村(社區)。市委政法委負責牽頭協調、督促落實,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報告、隨訪管理、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心理支持和疏導等服務,依法開展案(事)件處置,使在冊患者規范管理率、在冊患者治療率、精神分裂癥治療率均達到80%以上。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要建立由村(社區)“兩委”成員、網格員、精防醫生、民警、民政專干、助殘員、志愿者等基層人員組成的個案管理團隊,對患者實施100%個案管理。規范送治、入院、治療、接回、康復、報賬等收治流程,保證收治工作無縫銜接。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精神殘疾康復和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的銜接,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加大對生活困難患者的救助力度,切實保障殘疾軍人、特困供養人員、流浪乞討人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得到妥善救治和安置。(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市衛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醫療保障局、市殘聯)
3.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務平臺。依托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技術指導中心,通過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務的三亞市心理服務平臺,擴大社會影響力和利用率,提升其服務可及性和專業性。(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四)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傳
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心理健康知識融入群眾文化生活,健全包括傳統媒體、新媒體在內的科普宣傳網絡,運用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平臺,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健全包括傳統媒體、新媒體在內的科普宣傳網絡廣泛宣傳“每個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識和科普知識。開展心理健康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進工地、進家庭等“六進”活動,在公共場所設立心理健康公益廣告,各村(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群眾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傳資料。(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市委網信辦,市委精神文明愛衛辦、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
六、實施步驟
三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建設實施時間為2019年—2021年,具體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2019年7月—2019年9月)。組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組,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要求,完成設計和籌劃工作,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和評估細則,做好組織動員,全面啟動。
第二階段:全面推進及深化提升(2019年9月—2020年12月)。依托和整合現有組織和資源,挖潛與創新結合,全面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基本完成國家試點要求的工作指標。針對薄弱環節,抓住突出問題,開展特色活動和亮點創建,挖掘各地特色做法,適時推廣復制,變盆景為風景。
第三階段:總結推廣(2021年1月—2021年12月)。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建設目標,系統總結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舉措、創新做法、先進經驗以及取得的成效,規劃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將試點實踐轉為日常規范。
七、保障措施
(一)政府領導、部門協作
成立市、區兩級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發揮指揮協調和中心樞紐作用。市級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區級由區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分管副區長(副主任)任組長,辦公室分別設在市、區兩級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委政法委和市衛生、宣傳、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財政、信訪、婦聯、殘聯、團委等部門做為成員單位,各指定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聯絡員負責,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協調解決部門合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建立健全相關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研究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二)細化方案,分步實施
各區、村(社區)以及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按照本方案確定的任務目標和方法步驟,在調查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健全領導體制,完善工作機制,制定階段性工作目標和工作年度計劃,細化試點操作方案。
(三)加大投入,專項管理
各區人民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要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工作作為公共財政支持的重點,將建設所需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市級財政部門安排專項經費支持開展試點工作,加大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
“推薦閱讀”
- 「心悅靈」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和心理咨詢室建設方案內容介紹
- 心悅靈-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方案之心理咨詢室建設-心理設備廠家
- 山東省某市衛健委領導等人來心悅靈調研考察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 關于印發《山東省實施職工心理健康行動的意見 (2018-2020 年)》的通知
- 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名單及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
- 齊魯電視臺就心悅靈聯合總工會開展“心理戰疫”公益行動進行采訪
- 【第一批公示名單】抗擊疫情安心行動 千家機構送安心項目
- 關于印發煙臺市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關于印發《棗莊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 關于印發《長春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相關地方文件
- 關于印發《山東省實施職工心理健康行動的意見 (2018-2020 年)》的通知
- 關于印發煙臺市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關于印發《棗莊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 關于印發《長春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關于加強福建省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 關于印發綿陽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 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關于印發《鄂爾多斯市 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 教育體育系統實施方案》的通知
- 《滁州市開展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蕪湖市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 運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運城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