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方有國安——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發展歷程
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幸福中國的關鍵在“心”。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關系廣大群眾的幸福安康,而且關系社會的安定和諧、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其中對心理健康、幸福感的需要愈加迫切。
心理健康是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石,必須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加強心理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與時俱進,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我國建設進入新階段。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心理干預作為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手段。“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思想開始萌芽。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
22部委聯合發布
《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要將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初步建成。
正式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了試點工作的工作目標、內容等,并明確2021年是試點工作收官之年。
9部委聯合發布
《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名單及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明確了第一批試點地區名單(56個地區)及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
《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及增設試點的通知》制定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同時增設湖北省武漢市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
十九屆五中全會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四處提及“心理”:在“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下提出“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下提到“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下提出“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下提出“重視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十四五規劃建議為我們更系統、協同推進心理建設指明了方向。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基層人員培訓方案的通知》明確了對試點地區基層人員的能力要求及培養方向。
《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中對浙江省嘉興市、河南省駐馬店市、湖北省武漢市、廣東省深圳市、四川省自貢市五個試點地區予以表揚,并制定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
隨著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心理建設從側重個體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開始轉變為在其基礎上向個體、群體、社會提供多元化服務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并逐步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建設,在實現社會安定和諧進步中發揮重要作用。
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方有國安。近年來,全國各省市都積極響應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截至2020年底,已有55個中大城市成為試點單位。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各級政府部門與社會各類組織、機構在試點實踐中不斷探索、提煉符合中國特色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模式。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系統觀念,堅持新發展理念,依法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實現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為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提供“心”思路,提出“心”方案,貢獻“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