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靈」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導方案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保障。各級學校堅持樹立科學育人觀,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師資、科研、課堂、模式建設、塑造師生健康心理,為師生幸福人生奠基,形成各級協調、全員、全程、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逐步走上可持續的科學教育觀。
一、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找準立足點,明確工作思路。面向全體師生,關注心理發展。重視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和潛能的發揮,關注教師幸福感的獲得和提升,強調學校良好心理支持環境的營造。廣大 學校以心理健康為導向,多維調動師生發展主動性,促進師生全面發展。
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推進要有,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和布局。從頂層設計、建章管理、行動指導等方面多管齊下,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發展。
建立由區教委主要領導負責,行政科室、教研科研、督導培訓等多部門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指導、協調、管理全區域的心理健康工作。建立區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探索師生心理健康品質培養的策略。各級學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營造幸福校園文化氛圍。
心理咨詢室功能區規劃圖
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制度建設,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意見、行動計劃等文件,以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操作體系和評價體系為目標,明確將面向全體師生、全面開發心理潛能、提高綜合心理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心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從指導思想、原則、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行動任務,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另外,也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視察和督導,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指標。
逐步形成學校心理輔導室、區域心理中心、院校所等社會機會三維聯動的服務體系,把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實現中小學心理輔導室的全面覆蓋。加大經費投入,購置新型和專業的心理設備,實現學校心理設備的二次升級,使心理咨詢室符合學生多元智能、心理品質發展的需要。抓緊區域心理中心建設和應用,規劃合理空間區域,分別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建設、心理咨詢室建設,細化檔案管理、預約接待、活動實施等多項活動細則,開展公益性的心理熱線、心理體驗,心理訓練,多元智能評估、生涯指導、社區宣傳等全方位心理服務,以實體形式發揮預防性和發展性功能。
二 、培訓與科研雙驅動,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
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需要在教育的全過程中達成,強調教師的全員參與。打造以專兼職心理教師為第一梯隊、志愿者為第二梯隊、班主任為第三梯隊、學科教師共參與、科研院所為支持梯隊的隊伍結構,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
實施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識性培訓,涵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與應用、教師自我調節、教師品質的提升等內容,提高教師的心理自助和助人能力。
探索不同背景下教師的心理素養提升的內容和形式,引導學校研究積極品質、心理潛能、職業幸福等系列化的教育方案,具體內容包括目標管理、情緒管理、人際溝通、讀懂學生、心理技術、自我效能、沉沁體驗、主觀幸福感、職業規劃等,通過理念引領、活動體驗,滿足教師不同發展階段的心理需求,促進教師自身的心理成長和專業發展。
三、開發系列課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強調全方位滲透,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合理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載體。構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本著“立足學生需求、培養健全心理品質、發現學生優勢”的思路,在認知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生活社會適應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基礎上,更突出認知、情緒、交往、意志層面心理品質的培養和潛能開發,形成維護健康、促進發展、挖掘潛能、結合的三元課程內容結構體系。
充實細化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形成以幼兒園、中小學、互相銜接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在幼兒園階段,培養幼兒面對生活問題、解決交往困難的的初步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友善、感恩、自信等心理品質,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情緒智力,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在中學階段,滿足學生在青春期教育、學習指導、人生規劃等方面的需求,借助主題班會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生涯規劃、自主選擇、抗挫力、自控力、堅毅等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自我優勢、多元智能、領導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和養成。
從實踐角度將學生心理品質的發展性課程劃分為積極的認知品質、積極的情緒品質、積極的交往品質、積極的意志品質等四個部分,全面培養學生的樂觀、好奇、批判性思維、幸福、希望、感恩、友善、欣賞、寬容、勇氣、堅毅、自控、心理韌性等心理品質。
心悅靈部分榮譽資質
四、打造細心理數據庫自助評估系統,助理師生心理優勢發展。
心理數據庫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體現,一方面能為師生提供自助式的評估服務,另一方面也能形成師生心理檔案,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化開展提供參考。
五、拓寬教育途徑,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面滲透的實施途徑。針對青春期、入學年紀、畢業年級等學生群體,開展心理健康預防性、發展性教育。針對個別師生的需求,開發針對性的學生自控力、注意力等訓練方案,為每位師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具體的心理輔導室建設,心理咨詢室建設的軟硬件環境建設中,優化師生的心理感受。
六、融合家庭社會資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通過學校、家庭合作,拓寬家庭教育資源,創建以學校為主導、以家庭參與、社會配合的工作網絡,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構建內容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提升育人質量。
附:
問:學校心理咨詢室包含的哪些心理功能室?
答:根據國家政策文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要求,各級學校需根據滿足需要、具有成效的普及本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具備:心理測評、心理放松、心理宣泄、心理疏導、團體活動、心理閱覽、個體咨詢等心理功能區。
更多詳情咨詢:17866607923(微信同號)